学院简介

aj四色鸳鸯官网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的前身苏南工人技术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1960年更名为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2002年8月,国家级重点中专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创建于1997年的国家级职教中心无锡市锡山职教中心合并,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迈上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征程。学校建校70余年,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走出了一条坚持与探索、继承与创新、奋斗与超越交相辉映的科学发展之路,12万多名校友秉承“养正修能”的校训,弘扬“明德、致知、精业、励行”的苏信精神,生生不息,薪火传承,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正努力建设电子信息特色更加鲜明、产教融合更加深入、服务地方更加有力、社会声誉更加彰显的人民满意高水平高职名校。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现设有藕塘和东亭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65亩,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2亿多元,图书76万多册,目前注册在校生13000多人,现有教职工682人,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以上。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最美职工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获得者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第六期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3人,省“双创人才”1人,省“双创博士”5人,其他省级荣誉获得者53人。入选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电子信息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柔性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担任学校战略发展顾问,聘请了800多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校现设有微电子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汽车与智能交通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士官学院、基础部、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共13个教学机构。现有招生专业38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品牌专业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骨干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3个,高职本科贯通培养“4+0”“3+2”专业11个,士官生培养专业2个。学校建设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汽车技术服务、智慧商业专业群,协同发展智慧建造、数字创意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形成以物联网技术融合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信息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学校主持建成“微电子技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牵头制订“微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个。微电子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一,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分别排名全国第二名、第七名,成为国内同类专业的标杆。

学校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成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64门,精品教材51部,其中包括“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1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7项、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8项、江苏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3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获奖43项,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23项,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获奖31项。

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千日修养,万人创星”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修养轩”素质培育项目,实现万名学生在校千日“日日修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教育管理、帮困助学、权益维护、学务管理、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竭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完善“奖、勤、助、贷、减、免、补”帮扶机制,并探索资助育人体系。近年来,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佳绩频传,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冠军、全国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一等奖、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机电技能赛项一等奖、国际红点概念荣誉奖等。“读百部好书”活动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无线电测向队成立以来获得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第六名,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金牌和铜牌各1枚,获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金牌35枚、银牌46枚、铜牌35枚等国家级奖项500余项。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产教深度融合。牵头成立的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是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学院,打造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样板。牵头组建了“中国职业教育微电子产教联盟”“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物联网产教联盟”、全国集成电路、物联网、数字商贸三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与中兴通讯、华虹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北京精雕、海克斯康、福建三锋(福耀集团)、保时捷中国、东风雷诺、联想集团、北京新大陆、神州数码、海澜集团等618家国内外一流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共建苏信•海澜学院等12个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20个产教融合基地及产学研创合作中心、3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442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1个“苏信•中兴文化园”梦想舍区,吸引合作单位投入项目、设备等各类支持过亿元。近年来,学校先后获“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8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年度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奖”2次、“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1个、“无锡市职业院校产业发展贡献奖”3次、“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7项、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建设项目1项、“无锡市骨干职业教育集团”1个。学校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每年承担企业横向项目150余项,完成各类知识产权近300项。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部、省级科研项目105项。学校建有江苏省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无锡精智模具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2万多人次,学校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自考助学(专接本)教育,畅通人才培养方案,架设学生成长立交桥。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联合老挝文化与旅游部、琅南塔省教育厅、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设立“老挝赛色塔苏信郑和学院”“老挝旅游与文化部苏信培训中心”“琅南塔省汉语培训中心”,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输出苏信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海外办学体系。着力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加纳、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留学生培养质量获得国内“走出去”企业和学历提升本科高校一致好评。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每年派出教学与管理骨干、优秀学生赴国境外研修与学习。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江苏省文明食堂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五年获评“江苏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19年获评“省属高校纪委工作考核第一等次”,并获“中国高职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获评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水利部“节水型高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2022年,学校入选全国服务贡献60所典型院校、资源建设60所优势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学校。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4年3月更新)

    字体:
  • 特大
  • 正常